嚴謹作風彰顯軍人風采,以生為本恪守教師職責-輔導員賀映勇

來源:轉自校新聞網 發布時間:2019-04-04

初見賀映勇老師,他笑容滿面,言談輕松親切、思維敏捷、邏輯清晰,努力營造一個愉悅的談話氛圍。與此同時記者也注意到他眉宇之間透露出的英氣,問話間時不時皺起的眉頭盡顯他嚴謹認真的工作态度。在自如地與記者交談的過程中,賀老師展現出的人格魅力格外吸引人,這也讓記者對賀老師産生了無盡的好奇,更在傾聽其故事的過程中油然生出了欽佩之情。

使命于心,退伍不褪色

行如風,嚴律己。據賀老師回憶,剛入伍時,實現留在部隊的宏偉志向并不是他作此決定的首要原因與目的,隻是對于他這般農村出身的孩子,部隊是一個好的選擇亦是一條好的出路,于是他想既然到了軍隊便要抓住這個機會,成為一個好兵,在軍隊裡有一番作為。

在此後近17年的軍隊生活中,他嚴于律己,不斷進步。成為武警北京總隊副營職的他也參加了許多國家大型活動,比如國慶35周年晚上天安門廣場大型慶典活動的安保任務、國慶50周年的服務保障任務。轉業到學校後參加2008奧運服務保障、2009年首都國慶60周年衆志成城方陣等活動,身負艱巨任務的他作為訓練副指揮圓滿完成任務并獲得了優秀工作者的榮譽。賀老師說,部隊的生活是令人懷念的,同時也給他帶來很大的變化,軍隊強大的力量使他從一個性格内向不善言辭的孩子一步步成為今日之優秀輔導員,在十多年的輔導員工作中,賀老師曾獲得校級優秀輔導員5次、優秀共産黨員和北京奧運優秀指導教師、首都國慶60周年先進個人、北京地區高校就業工作先進個人、北京市學生資助先進工作者等榮譽。

2007年10月賀映勇由武警北京總隊轉入北方工大任職。談及自我約束,賀老師講述了他高度自律的生活習慣。在北方工大的近12年時間,他幾乎每天都保持7點鐘左右到學校,對時間有着極高的要求,這種不遲到不早退的高标準也源于賀老師在部隊多年養成的良好習慣,同時他也希望學生們能夠養成這樣守時的良好習慣。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他是學生們口中的霸氣“賀總”,部隊的作風使他擁有了雷厲風行的做事态度,而學生工作的學習與開展,則給賀老師帶來許多轉變。據賀老師所說,2007年轉業剛到學校時,“我是幹部你是兵,我說話你就得聽”的思維方式,或多或少會帶到工作之中。盡管從部隊到學校的管理理論上是一樣的,但對象是有着很大的區别的,“無條件服從”的要求換到學生身上并不适用。

賀老師認為,對待每一個學生都應該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剛剛成為老師的他也學習了許多,不斷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實現角色轉換,最後終于形成了一套效用頗高并且十分受學生接受的“折中”之法,即在與學生打交道的過程中既有部隊的嚴謹作派、以身作則的不苟作風,又有對等的相處模式、和諧的交往關系。如此這般便能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并獲得了同學們的信任與喜愛。這種方法并不隻存在于理論,更有實例為證,比如在相約晨光活動時,賀老師總會先于學生到達指定場地,為培養2015、2017級新生良好的習慣,他堅持從家裡騎自行車8公裡到學校,每天早晨7點帶領學生跑步,和學生一起晨練晨讀,使學生們自然而然地學習到賀老師身上的優秀品質,并由内而外地信服與敬佩他。

也正因為這樣,學生們十分喜歡跟賀老師聊天。賀老師表示不管工作多忙,時間多晚,隻要是涉及學生的問題,都堅持做到有問必答,有信必回,有事必管,快速高效解決。即使在十多年的教師生涯中,有很多讓他頭疼的學生問題難以解決,但他總是會克服自身的問題,努力地喚醒熱情,想盡辦法隻為看到學生們的成長與進步,也希望将自己身上的優點傳遞給他們。

同時賀老師也向記者透露,為了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他時不時地會關注學生們的朋友圈以及學生對學校生活的反饋,這樣一位懂得掌握方式掌握度的老師,很難不收獲學生們的喜愛吧!

注重扶“貧”,更應注重扶“心”

賀老師說,在分管的一些工作中,令他印象和感受最多最深的就是學生資助工作。在處理這項工作的時候,他總能接觸到一些家庭經濟困難,具有既自尊又自卑,既獨立又依賴的雙重特點的學生。他們對自身心理、情感等有着很強的掩飾性。對此,他也指出“柔”性管理是突破該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對他們進行資助幫扶的同時,賀老師會充分站在他們的角度用心去體會其内在感受,盡量避免觸及他們敏感而脆弱的心靈,力争達到“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

為了讓我們更直觀地感受賀老師學生資助工作的内容以及成效,他曾舉出過幾個真實的故事:在幾次校園偶遇中,賀老師發現自己分管年級的小朱和小王經常在一起,遇着老師根本不打招呼,目光躲閃回避,低頭擦肩而過。通過深入了解,賀老師得知小朱父親早年去世,母親患有精神疾病,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在政府和社會的資助下完成學業的。小王父母離婚,父親重度殘疾,母親已重組家庭,他和父親一起生活,目前依靠政府低保勉強度日。

對此,在每年的國家助學金評定時,賀老師都會進行重點資助,優先幫扶,特意安排兩人到學院學工辦進行勤工助學,日常中有意識地和兩人交談,有意安排他們做一些與人溝通交流的工作,并積極推薦小王參加學院學生會工作,鍛煉他協調溝通的能力。通過賀老師的重點指導,以及其它輔導員的積極幫助,小朱和小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性格轉向樂觀開朗,待人熱情健談,笑容時常挂在臉頰。賀老師将扶貧扶心并舉而重在扶心這個方法發揮到了極緻。

在整個訪談中,賀映勇老師真誠地與記者娓娓道來他豐富的人生經曆,講述着屬于他的人生故事以及工作經驗,記者也十分高興能與這樣一位真實而優秀的好軍官、好老師、好榜樣相識。時刻保持着孜孜不倦的學習态度、提高自己對時間的把握能力是賀老師最為強調的生活之道。這對于莘莘學子來講亦是最不可缺少的自我約束,所謂知而好學,然後成才,即是如此。

“茫茫然的方向,錯肩人交錯成恍惚的夢,我是最倉惶的呐喊,彼岸還是浮木,千鈞一發還是滄海一栗,我隻知道除了闖,别無選擇。”在本次訪談中,我們走進賀映勇老師,也願以此能照進工大學子們的心裡,學會如何為自己的人生掌舵,成為棟梁之才。